你还有未签合同    立即前往    稍后再说

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

未注册的手机,验证后即完成注册

获取验证码

登   录

登录表示同意《金英杰用户使用协议》

其他登录

     

注册金英杰账号

请输入符合要求的密码

获取验证码

完成

会员需知

恭喜您成为金英杰会员,您将享有如下权益:

  • 观看,下载免费网课
  • 加入教辅QQ群
  • 在线学习直播课程
  • 在线购买图书、学习包
  • 电话咨询面授班次
  • 关注金英杰微信公众号
  • 收听、下载金英杰喜马拉雅音频电台课件
  • 随时随地登录金英杰移动端

金英杰医学

中医执业医师

全国
  首页 > 中医执业医师 > 专业知识 > 资讯详情

中医基础理论之“五脏与五志的关系”

来源:金英杰医学       点击数:2927      更新时间:2018-11-13

  “怒、喜、思、忧、恐”是中医讲的五志,这五志与我们的内脏健康有密切关联,我们通常所说的“怒伤肝”“思伤脾”就是这个道理,下面就跟着金英杰医学小编来看看“五脏与五志的关系”

  志,喜、怒、思、忧、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。

  喜、怒、思、忧、恐五种情志的变动。《内经》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,心志为喜,肝志为怒,脾志为思,肺志为忧,肾志为恐。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,对于情志调摄、防病祛疾、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。

  怒伤肝

 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,怒则气上,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、烦躁易怒、头昏目眩等,亦是诱发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胃溃疡的重要原因。

  喜伤心

  喜可使气血流通、肌肉放松,益于恢复身体疲劳。但欢喜太过,则损伤心气。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曰:“大喜坠慢”。阳损使心气动,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,从而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老年痴呆等。《儒林外史》中,描写范进老年中举,由于悲喜交集,忽发狂疾的故事,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。

  思伤脾

  中医认为:“思则气结”,大脑由于思虑过度,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消化液分泌减少,出现食欲不振、讷呆食少、形容憔悴、气短、神疲力乏、郁闷不舒等。

  忧伤肺

  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,人在极度忧伤时,可伤及肺,出现干咳、气短、咯血、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。《红楼梦》中多愁善感、忧郁伤身的林黛玉,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

  恐伤肾

 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,出现耳鸣、耳聋、头眩、阳痿,甚至可致人于死地。老百姓常说的“吓死人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因此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如下:

  心功能弱的人,喜,容易激动,喜伤心,乐极生悲;

  肝功能弱的人,易怒,怒伤肝,脾气大,火气大;

  脾功能弱的人,爱思,思伤脾胃,吃不得,睡不得,睡不得,吃不得,恶性循环;

  肺功能弱的人,悲忧,多愁善感。

  肾功能弱的人,恐惧,胆小,害怕,肾虚;

  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,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、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,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,故而易引起疾病。

  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,认为过激的情志,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。人生在世,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,贯穿在生活之中。

  2019备考新“证”途,金英杰医学好书好课伴您成功!!!

1540453592292671.png

1540453743321962.png

1540454121660353.png

1540454172257148.png

1540454206743783.png

1540454239614348.png

1540454272427399.png
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(含助理)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速记之超级宝典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(含助理)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全攻略(上、下)册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同步金题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步金题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(含助理)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图解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经典1000考题
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经典1000考题

1540455704883262.png

1540455758414968.png

1540455777139874.png

   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执业学习包   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助理学习包  【预售】2019年中医技能通关金礼包

1540456345499138.png

1540456395812237.png

1540456427591893.png

2019年中医执业(助理)医师王牌直播课(退费)2019年中医执业(助理)医师王牌直播课(重读)2019年中医执业(助理)医师金鹰直播课


责任编辑:zl

扫一扫 获得更多免费资讯、备考资料

精彩课程>>
   

精彩专题>>
  




上一篇:中医基础理论之“五脏与五液的关系”

下一篇:中医基础理论之“五脏和五体的关系”

更多学习平台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官方微信
  • 移动端官网
    移动端官网
  • 腾讯课堂
    腾讯课堂
  • 喜马拉雅音频
    喜马拉雅音频

如何购买
会员功能
积分兑换
退款制度
题库使用指南
课程与图书
精彩专题
在线咨询
意见反馈
支付方式
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
法律声明
关于我们
大客户渠道合作:400-900-1202
  • 微信关注

    微信关注

  • 移动官网

    移动官网

  • APP下载

    APP下载

  • 音频听课

    音频听课

Document